服务热线:
18786755510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贵州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1-10-02 13:52:44   浏览量:462
【导读】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而死。 我国民间有过端午节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传说:一说它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它是为了驱逐水中鱼鳖;还有一说它是为祭水神而来。无论何种说法,其历史源远流长,许多史籍和诗文中都有记载。 从先秦时期开始,我国人民就有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隆重的祭祀大禹王和龙神的活动;到了汉代则演变为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一、吃粽子 粽子一般用箬叶包糯米或绿豆、红豆、红枣等,也有直接用果脯代替粽子。 关于粽子的由来,主要有纪念屈原之说;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救父说;纪念伍子胥、屈原投江说及伍黄夫妇殉情说等传说。 如今,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因为南方人普遍喜欢吃甜食,北方则习惯吃咸食;而北方人则喜欢吃甜粽子,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 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亦被视为吉祥日,因此,端午节亦被称为“端阳节”。 端午节清晨,家家户户的家长都要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传说五色线可以驱除邪魔,还能保佑孩子平安长大。 五色线只能由母亲亲手为小孩子戴用,而且戴五色线的时间越早越好,以后就不要再戴了。 三、挂艾草和菖蒲 战国时代,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河里寻找屈原的尸体。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打捞他的真身......为了保护诗人尸体不被鱼龙所吃;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端午节食粽和龙舟竞渡习俗。 四、悬钟馗像 传说,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会有小鬼出来害人,将钟馗捉鬼图挂在门前树上,以镇邪驱魔。 五、洗草药水水 洗草药水,也叫“洗艾水”。 端午当天,用井水(现在的河水也行)洗草药水,是端午风俗之一。 《黔南新语》载:“五月五日,多以生艾叶、菖蒲、艾蒿煮水洗澡,谓之洗草药”。 这一带的人们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所以这一天小孩要在手臂上用艾叶洗澡,说是可以消灾去病;或者在额头、鼻尖涂上雄黄酒,据说可以避邪;用井水或者河水洗手,洗去邪气。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8786755510

扫一扫,关注我们